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浅论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精选多篇)

时间:2024-04-19 16:39:51
浅论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精选多篇)[本文共16330字]

第一篇:浅论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

文章标题:浅论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

摘要:

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主体,那么,职工理应成为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主体,最大限度唤起全员的创新责任和主体意识,才能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改变企业的未来。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职工实践主体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

生不息的动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特别是自主创新,关乎中华民族命运和企业兴衰。既然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主体,那么,职工理应成为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主体,最大限度唤起全员的创新责任和主体意识,才能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改变企业的未来。

激发职工的创新思维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力量。谈到自主创新,有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18世纪,织工哈格里沃斯有一次与妻吵架,踢翻纺车,产生灵感,改进纺车,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00倍。这一纺纱机,被命名为“珍妮纺织机”,由此带来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时至21世纪,虽只有初一文化程度的杭州工务段普通养路工戴利民,却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0项,提出了一套30号道岔的养护标准和作业方法,在上海铁路局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内大号码道岔养修标准的空白。一个是国外的普通纺纱工,一个是中国铁路的养路工,从职务上看起来都很寻常,似乎与发明创造无缘,但他们的创新思维却令专家刮目相看。说明自主创新并不是个别专家的专利,职工群众潜在的创新智慧是无止境的,是一座急待开发的富矿。其实,自主创新并不神秘,而是来自于人们创新的思维和实践。因为创新思维并非科学家或科研人员才有,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迸发的思维火花,它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地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只要善于挖掘,就可以产生让人惊叹的创新成果。据报道说,宁波市下辖的慈溪市去年50家规模企业的1110多项技术发明革新中,有近80%是“首席工人”创造的成果。而“首席工人”的桂冠,有七成被农民工摘取。“首席工人”已成为该地企业创新发明的主力军。可见,只要有心,创新会无处不在,思维是创新的不竭源泉,丰富的生产实践是创新的肥沃土壤;职工群众并不是创新的门外汉,而是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主体;职工群众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一旦激发出来,就会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一种力量。因此,如何以人的创造力为本,把职工视为一种创新资源去开发,注重他们的智慧、技艺和能力的提高,点燃创新的火花,凝聚创新的合力,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创新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职工创新实践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群体的智慧和思维能力的竞争,特别是体现在全员创新能力的较量。实践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体贡献的知识和智慧越重要,因为新产业技术含量高,涉及到的知识面广而且复杂,只有依靠全体职工的共同投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的含金量,应对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特别是重大创新项目,是个环环相扣的系统链,既要有国家投入力量,更需要产、学、研协同作战;既需要专业科研技术团队,更需要掌握操作新技术的操作工人,绝非少数专业人员能够独立承担的,更不是一个科研部门就能够独立完成的。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原子弹上天和“神六”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就是群体思维创新的成功实践;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靠的就是所有建设者那种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精神;海尔集团正是坚持走全员创新之路,以创新文化为动力,把每个员工都作为创新的单元(sbu),“在市场否定你之前先自己否定自己”,才取得了今日的辉煌,实现了创世界名牌的目标。众所周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果,正是几代青藏铁路建议者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的结晶。铁路是个大联动机,运输链环环相扣。要实现链条有序高效运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系统的配合,依靠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的含金量。也就是说,尽管创新智慧来自于少数人,但要形成共识,变成群体实践,变成现实生产力,变成有价值的产品,那就不单靠个别研发人员的孤军奋战,而是靠全员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从此意义上说,无论是组织结构的创新,还是技术手段的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广大职工的具体行动上。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如何把职工培育成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如何开发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铁路只有与时俱进,以科研人员为核心,以广大职工为主体,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自主创新战略,才能优化科技团队建设,渗透自主创新精神,奠定自主创新实践的群众基础。

形成有利于职工创新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应有

之义。随着铁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铁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尤其客运专线是高新技术的集成,铁路发展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行为。就铁路跨越式发展而言,全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是铁路科技进步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强大基础,但只有实现全员自主创新制度化,才能为自主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机制保证。因此,全员创新制度化是

真正倡导全员自主创新的标志,也是成功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丰田公司的成功与他们倡导的员工合理化建议与奖励机制密不可分。海尔集团的成功,源于他们对员工小改小革的制度化肯定,比如对发明创造用员工名字命名,如“晓东扳手”,“云燕镜子”等等。双星集团上至厂长经理,下至机台操作工,工资都与创新挂钩,并将创新的软任务变成184条创新硬指标,规定“一个单位一个月不创新扣罚负责人100元,两个月不创新扣罚200元,3个月不创新待岗”,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对贡献突出的创新员工预以重奖。为此,双星才成为制鞋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铁路自主创新也要制度化管理,优化群众性职工合理化建议与奖励机制,调动职工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增强可持续创新实力,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当前,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业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显然,铁路要真正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必须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意识和观念纳入制度保证上,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而锻造出一种真正符合铁路行业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评价和选拔机制,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使职工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劳动的价值、知识的价值、人才的价值、创新的价值得到充分涌流和完美的展示,进而通过制度化建设形成促进企业长期受益的自主创新机制。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说到底, ……此处隐藏12171个字……企业提供了百亿元的贷款担保。

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企业信用促进会,大力推广信用产品和信用中介服务,成为国家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信用促进会会员近600家,使用信用报告及征信报告1000多份。

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政府共同建立了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实施“专利引擎计划”,遴选了一批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试点和企业知识产权扶持工作。

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中关村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超过3000家,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9倍,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达到70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到中关村创业形成高潮,已成为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开展了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和院所转制企业的股权激励试点工作。

在法制建设方面,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都出现在园区。目前,企业注册不核定经营范围等改革措施已经推广到北京市和全国。

五、关于中关村的组织创新

通过发起设立、运作机制、职能定位和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创新,中关村着力发展产学研联合体、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等新型产业组织,不断塑造和完善既有创新动力又有创新活力的组织形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历程中,中关村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也在组织形式、职能定位。运行机制、人员构成等方面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中关村重点发展了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创新型组织。

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中关村企业组成了td-scdma、龙芯、闪联、新材料、scdma、下一代互联网、文化创意等十多个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

活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协会组织达到27家,企业会员达到一万家。中关村的协会组织在发起设立上,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和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在职能定位上,开始从交流和培训等初级职能向产业研究、行业管理和参与政府决策的高级职能转变;在内部管理上,实现了政社分开、企业自主决策和专业人员管理。协会组织在各自行业中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

响力不断增强。

通过地方立法,在全国率先试点了不核定经营范围、有限合伙制等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一站式”办公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了企业家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中关村企业家咨询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没有行政许可和管理职能的服务型、促进型政府组织,始终是按照“调研、策划、协调。督办、服务”的职能定位来推进中关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六、关于中关村的文化创新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中关村二十多年来最深刻的变化之一。中关村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关村,涌现出了联想、方正、用友、神州数码、同方、曙光、龙芯、汉王、中星微、科兴、华旗、百度等一大批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产业报国”为己任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中关村企业发起成立了“v815”民族品牌联盟和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协会,表达了产业报国的豪情壮志。以柳传志、王文京、邓中翰、冯军、尹卫东、陈卫等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关村科技企业家,把“科技报国”的理想、“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依靠科技创造财富。

中关村现已成为我国(请您支持:WWw.)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成为首都吸收大批归国留学人员和高素质人才就业的重要区域。五年来,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家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每年诞生新企业2014家左右,接纳应届大学毕业生1万人。

七、中关村自主创新当前仍然面临的问题

(一)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对中关村能否实现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的自信心和耐心不够。

(二)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实现程度不够,包括在财政投入、重大产业化项目确定、科研项目立项、评奖、政府服务等方面。

(三)机制体制方面仍然存在制约自主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资本市场不完备,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没有全面形成;知识产权创造、使用和保护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产权明晰、激励有效的企业产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等等

八、关于中关村“十一五”时期发展的设想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从“招商引资”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关村是在“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老“四自”原则基础上起步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中关村要坚持“两自三化”,即:“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市场化、法制

化。国际化”。

按照全国和北京科技大会精神,贯彻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做强中关村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我们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为原则,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园区科教、智力和文化等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积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强中关村,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方针是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突破”,即: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以及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先行开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大制度创新试点上,以及建设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首都经济发展和奥运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在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为2014年北京奥运会提供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服务上取得突破。把园区发展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中关村龙头地位作用,在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上取得突破。

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到2014年,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万亿元,比2014年翻一番;园区增加值相当于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4年的14%提高到20%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现有4%的基础上增加2-3个百分点。力争在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等细分技术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把首都率先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浅论职工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主体(精选多篇)[本文共1633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